• 黑龍江分社人物專訪
    首頁人物專訪
    奔走在50℃鐵道上為鋼軌“體檢”
    2022年08月12日 09:08 | 來源:中新網黑龍江

     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8月12日電(吳健)立秋過后,山里增添了些許涼意。8月9日8時40分,綏佳線248公里900米處附近,楊慶濤正帶領3名探傷工蜷縮著身體坐在軌枕上,手持鋼軌焊縫探傷儀為鋼軌做“體檢”,只見,4臺機器上各顯示出不同位置的不同圖譜,讓外人覺得有些“眼花”。

      楊慶濤是綏化工務段探傷車間南岔探傷工區里的一名班長,今年45歲的他,從事鋼軌探傷已有22個年頭。他所在的班組主要負責綏佳線74公里的鋼軌探傷工作。當天的焊縫探傷是一項內容復雜的作業,需要攜帶電動扳手、鋼刷等5種工具,對每處焊縫的4處位置進行檢查,一處就得耗費5分鐘左右,桑拿天里對于體力和耐力來說都是一種考驗。

      “我們的工作責任大,鋼軌存在的問題要是不能及時找出來,很容易發生行車意外事故!睏顟c濤說,鋼軌就相當于火車的兩條“腿”,腿上有傷,路肯定走不好。通過探傷儀器對鋼軌狀態進行檢測,一旦發現鋼軌有傷損,將第一時間做好標記和記錄,上報后交由管轄線路車間立即處理。

      不論是三伏天,還是三九天,楊慶濤和工友們都得在這樣的環境下,沿著綏佳線一處處地現場排查。山區鐵路里的伏天,悶不透氣,汗水直放流兒。數九天里,滴水成冰,手腳凍得發麻。楊慶濤說,即使天上下刀子,他們也會風雨不誤。推著幾十斤重的鋼鐵探傷儀,同時眼睛觀察著顯示屏上的波形,耳朵聽著儀器發出的報警聲,絲毫不敢走神。一有異常便停下來,反復核對,生怕“誤診”或者“漏診”,影響到火車行駛安全。

      11時許,鐵道間的溫度高達 50℃左右,灼熱的空氣籠罩大地,他們猶如蒸桑拿一般,后背留下一圈圈鹽漬。由于頭皮發癢,摘下遮陽帽的楊慶濤,用手撓了撓打綹的頭發,汗水沿著額頭流進眼睛,他兩眼一擠,額頭上和眼角處滿是皺紋,被擠出來的汗水沿著紋路流到別的地方。他目不轉睛地看著手上的探傷儀和腳下的鋼軌。

      “有時候干活時鄰線就會來車,我們還要避讓列車,不停地將探傷儀器從高高的鐵路路基上抬上抬下。山區鐵路,蚊蟲叮咬是常事,在野外經常遇見蛇出沒!彼麄兊目诖镅b滿了藿香正氣水和花露水。大家在作業時格外謹慎,身體需要有力量,內心需要有膽量。不然,這活兒沒法繼續干。

    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。一邊干活,楊慶濤一邊說,每次探傷作業,軌探傷儀的探頭都需要通過操作拉筋抬起,由于頻繁的操作拉筋容易出現斷裂失效和卡頭脫落的情況,影響作業效率。在收工之后,他帶頭研究探頭架抬起的工作原理,巧用一個螺絲桿套件,替換傳統拉筋,解決探傷儀器檢修的一大技術難題。故障率也只有原來的二十分之一,極大降低維修成本。

      不知不覺間,時針指向14時35分,近六個小時的作業結束。工人們從背包里掏出發熱的礦泉水,大口地暢飲起來,同時拿出干糧簡單地嚼上幾口。暑往寒來,歲月更迭。楊慶濤帶領弟兄們常年穿梭在小興安嶺的群山峻嶺間,為鋼軌“把脈看病”,守護好這里的行車安全。(完)

    【編輯:郝雨】

    中新網黑龍江新聞官方微信:掃一掃,立即關注!

    關注“中新網黑龍江新聞”,獲取獨家新聞資訊。
    更多精彩請關注各大微博平臺@中新網黑龍江新聞 。

    中新社黑龍江分社團隊
    王曉丹
    解培華
    劉錫菊
    史軼夫
    戚欣茹
    姜輝
    王妮娜
    王琳
    李蔣銘
    孫漢侖
    郭璨
    李香梅
    郝雨
    劉慧
    張瀚元
    高峰
    (此排名不分先后)
    大胸女仆被主人玩弄动态图片